糯米 第一季 第四集
在前三集的内容中,我们谈论了地理、气候和地质背景,现在我们来谈谈大年地区的农业演变。
1949年之前
概论
当时是自给自足的农业,谷底以糯稻田为主,随着海拔的升高,种植周期3个月左右的其他品种非糯稻。灌溉是必不可少的,基本上来自于降雨。在较干燥的山坡上,油茶作物居多。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和未开垦的地区,我们观察到混合林(针叶林和落叶林)。
其他产品包括玉米、红薯、蔬菜产品如白菜、黄瓜等。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些种植棉花、靛蓝(用于染色)和烟草的地。
居民们通过采集草药、蕨类植物和浆果以及狩猎来供给饮食。
水牛、斑马主要饲养在稻田里做耙地等工作,猪则在房屋下部育肥,常与鸡、鸭相伴。
稻田的施肥因季节不同而不同。在冬季外和水稻生长时,通过转移堆肥有机物(粪便、秸秆、灰烬和树叶)进行投入,投入与放牧无林和稻田的牲畜以及用米糠喂养的猪的排便有关。人类的排泄物在大年地区不被使用,但这种做法在不远的贵州也存在。
一个不平等的系统
封建制度造成的历史原因,据估计,在1949年以前,15%的人口拥有40-60%的稻田(通常是最好的稻田,如谷底的稻田……)。
我们可以分成4个社会类别:
所谓的 “缺席”地主(占人口的5%):他们将自己的土地出租,一般拿走50%的收成。他们每人拥有0.4至4.5公顷农田(即6至25亩,1亩=667平方米)。但他们的收入往往来自其他活动,如借贷(钱或米)、砍柴、蒸馏等。
业主(占人口的10%):拥有土地,并在农业工人和几头水牛的帮助下耕种。有时他们会出租部分土地。
佃户(占人口的25%):租用0.25至0.5公顷(即4至8亩)之间,并将50%的农作物交给业主。他们可以通过向 “缺席的”地主出售伐木或其他农业工作的劳动力来补充收入。他们的地位非常不稳定,随时都有可能被驱逐。他们可以拥有斑马(水牛不在他们的预算之内,猪也是如此)。
农业工人(占人口的30%):不能租地的人,出卖劳动力,工资约12元/月,允许他们买120斤稻谷);他们的子女把自己租给主人,帮助看管饲养牲口,以换取一顿饭。
据估计,当时最贫困的家庭获得 “缺席 “的业主120公斤/月至300公斤/月的大米。但还没有算上给家庭预算带来负担的各种税费。
饥荒时期经常发生,特别是对佃户和农业工人而言,特别是由于该地区仍处于军阀的统治之下。新生的共产党员、国民党和军阀之间的几次起义和斗争,并没有改善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。
在下一集中,我们将介绍1949年到1962年这段时期的情况。
我们的关于糯米的文章是根据中国本土和国际数据,根据2009年两位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大年实地考察几个月所做的研究,以及我们在贵州和广西地区的个人观察。
Cet article est aussi disponible en : FR (法语)